《007:幽灵党》:再优雅高贵的老梗嚼53年也有点腻
第24部邦德电影《007:幽灵党》11月13日与内地观众见面 |
53年,詹姆斯-邦德泡了半百以上的妹子,干掉了几十个坏蛋 |
(文/逆规则)美好药店乐队的《苍老虫》,调侃过:"什么旋律唱四百遍,还能唱得有感情?"而有什么老梗,嚼了53年,还能嚼出新鲜劲?从1962年到现在,007系列拍了24部。詹姆斯-邦德泡了半百以上的妹子,干掉了几十个坏蛋,多次拯救英国以及世界,还喝掉无数杯伏特加马提尼,噢对了,得是摇的,不要搅拌的。
守旧与革新,是老牌系列永恒的矛盾。一个POSE摆上千百遍,可能会成为LV式的经典标签,也可能会成为被人嫌弃的迂腐行为。007似乎已然成为前者,甚至成为了一种特工主义,但在电影领域,新鲜感是永远必须的,没有新鲜感,就会削弱观众的消费欲望,及至遭遇生存危机。
丹尼尔-克雷格时代的007,前两部《大战皇家赌场》、《大破量子危机》,打破过以前的叙事套子,导演换成萨姆-门德斯之后,又重新回到老旧的故事轨道,革新的则是内在气质。但一次之后,门德斯再执导筒,就迅即陷入边际效用魔咒。《大破天幕杀机》扯回经典皮囊,洗掉油腔滑调,变得肃穆了起来,结果,舆论和票房对之投以好评。而这部《幽灵党》,策略和气质复刻上一部,但新鲜感失去,观众将焦点集中在情节上,即便质量和上部旗鼓相当,也不会收获同样效果。况且,《幽灵党》中的反派,在一些时刻,几乎不是作恶作得无法无天,而是蠢得无法无天。它放大了上一部甚至整个系列的缺陷,007永不死,不是自己多厉害,而是反派热衷犯蠢。很难分清,反派到底是因为情节而蠢,还是因为他是反派必须犯蠢。
《幽灵党》充满了老梗。片名"幽灵党",也就是片中的反派组织,是最老的梗。它是组织中的组织,坏蛋中的坏蛋,自肖恩-康纳利时代起就存在的终极BOSS。但在70年代,幽灵党消失不见。如今又捞起这老梗,还将之前三部的反派,全部与其勾连,划入其麾下。丹尼尔-克雷格的白西装,克里斯托弗-沃尔兹受伤的脸,也都可以在007的老片中找到对应。对于新时代的观众,此类老梗一点卵用也没,费心的复古与致敬,像是没落贵族的繁复礼节,当事人在悉心尽礼,看客无心、也无法领会。
邦德辗转世界各地,只为找人。反派不断犯傻,大概只为让007活下去。邦德与女角色滚床单,似乎只为了履行义务。是啊,007先生德智体全项超优,007电影却智商堪忧。《幽灵党》不是一部好电影,但是,它仍是一部好看的电影。因为,它姿色绝佳,声色一流。
萨姆-门德斯上一次找的摄影是罗杰-迪金斯,科恩兄弟的御用,也是门德斯的老伙伴,合作过《锅盖头》、《革命之路》。在罗杰-迪金斯的掌镜下,《大破天幕杀机》成功成为007系列最赏心悦目的一部。而《幽灵党》的摄影,霍伊特-范-霍特玛 ,之前作品有《星际穿越》、《锅匠,裁缝,士兵,间谍》等,也是个光影大咖。迷醉黄晕,冰冷雪白,黑暗阴影,有上等的画面工艺支撑着,在纰漏满身的情节里穿行,也不会是一次没有愉悦感的旅程。
投资3.5亿美元,创造"影史最大规模爆炸"的吉尼斯世界纪录。听起来很浮夸对吧,而万发子弹和千吨炸药,也没炸死邦德先生,听起来又像一个冷笑话。文艺范导演花起钱来,真是没个概念。虽然挥金如土,不知节俭,但《幽灵党》看上去,可不像迈尔克-贝的轰炸风,也不像《复仇者联盟2》那样特效多到伤身。它不乏优雅,还不用3D,在这年代,几乎堪称高贵。
当然,没有什么不可以改变。在广告商的真金白银面前,邦德先生的口味,可以从鸡尾酒改成喜力啤酒。在道德和风尚的压力下,邦德先生还可以戒掉吸烟。007系列直男味太浓,却也不乏自省。《黄金眼》中,皮尔斯-布鲁斯南被M夫人讽刺为厌恶女性的恐龙,冷战的遗留物。《幽灵党》中,有台词说,消失是间谍的宿命。邦德在60年代结过一次婚,媳妇死了。泡妞无数的邦德,在《幽灵党》中,还被领了一张好人卡。有变化在发生,007系列就不会真的消失。毫无疑问,我们还会看到很多部《007》。